close
甯大爺:「三十歲的時候,覺得自己變成熟了。」
我:「意思是說二十九歲三百六十四天的時候都還好,三十歲那天突然來個大轉變。這樣不會很電影嗎?」
甯大爺:「這是一種心境上的轉變。」

P1140366.JPG


好一陣子沒有拿實際歲數的蠟燭啦,說真的,我對節日比較無感些(如果有放假則心存感激),但是唐諾已經揭示了我們該過節,可拋擲,可紀念,不是嗎?

今年的寒假待在家裡把澳網比賽看了大部分,連母親大人都說:「是要看到什麼時候?從早上打到晚上。」生日前夕正是冠軍戰,史上最長的澳網比賽,峰迴路轉,非常精采。高雄一直是好天氣,我持續的做些雜事,看點書,跑步,與老狗搏鬥,愜意而安穩。

年前好友自天涯回來,帶回沉甸甸但五彩繽紛的小石頭作為祝福。生活有時沈重,然一念之間,或許有所轉折。好友是典型的文學人,既善感又理智,幾種複雜的情緒在她身上交互成一種獨特的性格,非常精采,我僅能笑笑的遠望。我想起唐諾說,文學家的ego總是比科學家大一些的。因為科學家窮盡一生之力,天資才能的展露而成就的理論也許是被後人用以推翻的,那麼,在進行學問之前,已經知曉這個必然命運的科學家們,是多麼的堅強呢?我想起朋友轉述哥哥與爸爸吵架,哥哥說:「你這樣把我的自尊放在哪裡?」她在心裡回應:「要是能停住吵架,我的自尊一點也不重要。」多有趣,相同的家庭卻產出截然不同的個性。

初五國中同學們聚餐,交換些生活話題,有時大笑,有時激烈爭辯,幾乎要吵起來。然後球場相見,還是開心的。有些人歲月過去,益發沉穩內斂值得信賴;有些人依舊青春,而立之年卻像十五歲,當成就和自我認同並不相襯時,成了一個令人不喜歡與之談話的人。也許,再過十年,又會有新的樣貌吧!我想起在網路上看到人家說「如果說自己很直通常很白目,說自己木訥其實是無聊。」的評論,雖然刻薄,可用以自省。

「認識你自己」,古有明訓。我常常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樣的錯誤,是不是代表著不夠認識自己呢?是不是要像孔子所說,四十才能無所迷惑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i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